信息摘要: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体现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如何在新时期下使实验室建设适应教学的发展,对于高校而言是重要的发展课题。高校实验…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体现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如何在新时期下使实验室建设适应教学的发展,对于高校而言是重要的发展课题。高校实验室应积极探索开放教学的新路径和新策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实践创新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 现阶段普通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利用率不高
普通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大多数是为学校专业课的教学服务,一些实验室只为一门专业课服务。其他的课程也不能用这些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这一类实验室只能被闲置。还有一些个别重大项目可研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投入仪器设备也无法兼顾其它实验室的使用。而且高校实验室在各个学院中,分散,不能高效率使用。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2、实验室安全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对实验重视度不够高,致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够规范化明。主要表现为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主体不清、分工不明。高校实验室建设步伐在加快,但高校并未及时修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实验室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实验设备陈旧
由于普通高校对辅助教学的实验室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实验室的投资不是很大,资金的不充足使得实验室设备不能及时更新,严重滞后。陈旧的实验设备,只能应用陈旧的实验方法,从而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二、普通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策略
高校的实验课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专业技能地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实验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需要综合各方面考虑。
首先应从实验室高效利用方面进行探索。扩展实验室用途,使得实验室用途多功能化。比如,理论专业课最大限度地向实验靠拢,将理论教学最大限度地用实验来强化,使得实验设备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探索新的实验方法。
其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阵地,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工作:一健全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机制。二加大监督力度,经常排查隐患,消除隐患。排查隐患要做到定期排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和综合排查相结合,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到位。
最后应从实验室的硬件方面进行探索。加大实验室的经费投资,购置较先进的实验设备。陈旧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很难适新时期的实验教学,同时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需要需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支持,用于实验设备的维护和购置相关学科较先进的设备,加大高校实验室的整体使用。
高校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当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教学不断深化改革对实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的单一模式进行升级迫在眉睫。尽管文中针对普通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方面的建议,但还需继续对其探索,并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