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引起火灾的原因
1.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
在化学实验中,各种化学危险物品使用极为普遍,种类繁多。这些物品性质活泼,稳定性差,有的易燃,有的易爆,有的自燃,有的性质抵触,相互接触即能发生着火或爆炸,在储存和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火灾事故。
2.明火加热设备引起火灾
实验室里常使用煤气灯、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电烘箱、电炉、电烙铁等加热设备和器具,增大了实验室的火灾危险性。煤气灯加热过程中,若煤气漏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酒精则易挥发、易燃,其蒸气在空气中能爆炸。电烘箱若运行时间长,易出现控制系统故障,发热量增多,温度升高,造成被烘烤物质或烘箱附近可燃物自燃。例如,某学院因用电烘箱时停电,没有切断电源,来电后烘箱连续通电达数小时无人管理,加之控温设备失灵,烘燃了烘箱附近的可燃物质造成一场面大火灾小故。加热电炉的火灾原因在于:被加热物料外溢的可燃蒸气接触热电阻丝;或容器破裂后可燃物落在电阻丝上:或绝缘破坏、受潮后线路短路或接点接触不良,产生电火化,引起可燃物着火。其中高温电炉的热源极易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3.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火灾
化学实验室经常进行的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化学反应等典型操作,都以危险性大为重要特点。若操作者没有经验,工作前没准备,操作不熟练或违反操作规则,不听劝阻或未经批准擅自操作等,均易诱发火灾爆炸事故。据100起实验室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电气设备引起火灾占21%;易燃溶剂使用不当占 20%;各种爆炸事件引起火灾占13%;易燃气体或自燃所致的各占7%与
6% 。其中71%的事故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不慎、操作失误所致;56%的起火发生在下午 6 时至清晨
6 时;89% 的事故是由于没有必要的灭火器具,无法及时扑灭火源,从而酿成重大灾情的。
4.电气火花
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是产生电气火化的主要原因。
①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必须保证绝缘良好,特别是防止生产场所高温管道烫伤电缆绝缘外层,防止发生短路;电缆线应穿管保护防止破损;生产现场电器检修时应断开电源,防止发生短路。
②合理配置负载,禁止乱接、乱拉电源线。保持机械设备润滑、消除运转故障,防止电机过载现象发生。
③经常检查导线连接、开关、触点,发现松动、发热应及时紧固或修理。
④使用易燃溶剂的场所应按照危险特性使用防爆电器(含仪表),防爆电器应符合规定级别,防爆电器安装应符合要求。有时防爆电器密封件松动、绝缘层腐蚀或破损等,仍存在不易被发现的电气火花,这常常是有机溶剂,可燃气体火灾、爆炸事故的明火原因。
5.静电火花
当电阻率较高的有机溶剂在流动中与器壁发生摩擦或溶剂的各流动层之间相互摩擦,由于存在电子得失产生静电积聚,当积聚的电量形成一定的高压时就放电产生火花。有机溶剂输送流动中流速过快可能产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反应设备内部有机溶剂及物料搅拌转速过快过激烈易产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有机溶剂与有机绝缘材质的管道、容器、设备之间特别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有机溶剂进料时从上口进入容器设备冲击容器底部或液面时很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含有机溶剂的物料采用化纤材料过滤时施压过大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皮带传动设备的皮带上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离心机刹车制动过猛可能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作业人员穿化纤、羊毛、丝绸类服装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
咨询热线
15862393519